近年来,我国高频颁布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迎来黄金机遇期。高值医用耗材作为医疗器械重要细分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品类齐全。国产高值医用耗材基本能够实现品种全覆盖,骨科、血管介入、眼科等高值医用耗材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和突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高增长态势,骨科、眼科和血管介入等高值医用耗材产业前景广阔。
NO.1需求增长带来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医疗产业的高速发展,全球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全球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达1634.27亿美元(见图1),2015~2019年的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83%。
近年来,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丰富应用场景,带来耗材需求的逐年增长。2015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为602亿元,2019年增长至1292亿元(见图2),2015~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04%。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值医用耗材需求急剧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达3356亿元,但受带量采购、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将逐年趋缓。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细分市场中,血管介入耗材市场规模最大,为461亿元;其次为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为345亿元;眼科耗材、口腔科耗材、电生理与起搏器耗材市场规模均超过80亿元,分别为90亿元、85亿元、85亿元及82亿元;此外,神经外科耗材市场规模为42亿元,非血管介入耗材市场规模为48亿元,其他领域市场规模共52亿元。各细分领域中,血管介入耗材和骨科植入耗材市场占比最高,占比分别为35.74%和26.74%。
高值医用耗材行业竞争者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拥有顶尖的优质品牌、高质量培训机制、忠实的客户及雄厚的资本。第二类是中小型外资公司,他们进入我国市场时间不长,在海外具有知名度,有着良好的产品性能,但是对我国市场了解不足,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第三类是本土公司。
NO.2带量采购常态化加速国产替代步伐
随着带量集采的深入推行,耗材价格虚高将成为历史,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从全国各地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情况来看,耗材降价效果明显,以人工晶体、冠脉球囊、冠脉支架为例:
人工晶体:
就目前来看,人工晶体是全国带量采购覆盖率较高的耗材品种。截至2020年9月,涉及人工晶体的带量采购项目共6个,包括2个省级联盟项目、3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项目覆盖22个省份。从已公布的谈判结果看,安徽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为20.5%;江苏平均降幅26.89%,最高降幅为38%;京津冀“3+6”联盟谈判后,平均降幅53.72%,最高降幅达84.21%
冠脉球囊:
截至2020年9月,全国涉及冠脉球囊的带量采购项目共5个,项目覆盖贵州、重庆、海南、湖北、云南、江苏、浙江、湖南等省份。从已公布的谈判结果看,云南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70%。江苏平均降幅为74.37%,最高降幅为81.05%。湖北最高降幅达96%。黔渝琼三省联盟预扩组平均降幅为85.49%,最高降幅为89.84%;后扩组平均降幅为85.15%,最高降幅为90.35%,总体降幅为85.32%。
冠脉支架:
截至2020年9月,冠脉支架带量采购项目共4个,涉及江苏、山西等省份。从已公布的谈判结果看,江苏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1.01%,最高降幅为66.07%;山西平均降幅为52.98%,最高降幅达69.12%。去年11月,冠脉支架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落地,价格进一步大幅下降,均价从1.3万元降到700元,最高降幅达96%,远高于地方集采的降价幅度。
目前,第二轮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涉及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吻合器等产品。从已公布的谈判结果来看,骨科关节耗材价格的平均降幅均在30%以上,最高降幅达81.90%;吻合器的最高降幅更是高达97.76%,直接砍出“地板价”。有了冠脉支架国家集采的经验,第二轮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涉及耗材的价格将会再创新低。未来,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常态化是大势所趋。
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的持续推进,有利于相关企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至少从两个维度加速国产替代。一方面,带量采购带来的耗材降价将大幅压缩外资企业利润,使其改变竞争策略。以往的巨额利润使一些外资并未在我国实施精细化市场管理,目前已有部分外资企业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来继续谋求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带量采购实施后,未纳入带量采购产品的市场占比将被大幅压缩,而外资企业高端产品又大概率是这部分产品。其销售量遭到压缩后,最终出货收益支撑不了物流和仓储成本,相关外资企业将被迫出局。
NO.3关注重点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临床医学、材料、生物、机械加工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愈发活跃,不断助力高值医用耗材行业跨越式发展。如3D打印、新材料、生物再生、计算机辅助、干细胞等技术的发展,将助力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向高质量迈进。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骨科手术植入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新材料技术一直是骨科和血管介入领域的前沿技术,采用更符合人体需求、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是推动植入物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再生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前沿分支,该类材料可实现临床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可用于制造人工心脏瓣膜、人工骨、人工眼角膜等高值医用耗材。近几年,计算机辅助技术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如计算机导航定位系统和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骨科手术中。干细胞技术在治疗软骨缺损、股骨头坏死、脊髓神经损伤、心脏损伤和修复眼角膜等方面已取得很多成果,未来大有可为。
基于细分行业增速、技术现状、政策支持和国产替代程度等因素,以下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耗材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口致死的第一大病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相关产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主导。国内已有少数公司具有较高竞争优势,未来,优秀本土企业和高质量国产产品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血液净化耗材
目前,我国血液净化市场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特别是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外资品牌产品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进口替代进程将不断加速。同时,我国透析市场存量的治疗需求远远未被满足,市场开发空间较大。
神经外科耗材
神经外科作为高精尖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应用在手术中的高值医用耗材的技术含量和精细程度要求都非常高。我国神经外科耗材领域发展时间尚短,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除了人工硬脑(脊)膜市场完成了进口替代之外,其他细分领域还是以外资品牌主导,进口替代率非常低,但同时市场空间也足够大,是国内企业的黄金赛道之一。
伤口管理耗材
伤口管理耗材产品主要有敷料、缝针和缝线等。目前,我国可吸收材料市场规模约为92亿元,不可吸收材料市场规模大约为152亿元。随着时间推移,不可吸收材料将逐步被可吸收材料替代。现阶段,国内不可吸收材料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占据,国内还少有企业能够独当一面,总体进口替代率较低。
眼科与口腔耗材
近年来,国家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国内相关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眼科与口腔耗材公司,一些细分领域的进口替代程度已然较高。但义齿材料、正畸材料、口腔颌面外科植入材料等市场仍被外资品牌主导,这些进口替代程度低的细分领域值得国内企业关注和布局。